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 

对语文教学现状,其实我已无话可说。就高中的语文教育而言,教材本身其实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,比如有了“母语”的概念,选文兼顾文史哲各方面,多为一流的经典汉语作品。以浙江省通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,选文视野颇广,古今中外,哲思、审美、科学,文化,不避繁琐,一一收纳。在我从教的近20年中,这是较好的一套教材。

问题是,为什么教材尚可,而学生的语文素养依然低下呢?难道一流的经典的文本,还培养不出孩子们好的语文素养吗?若是问题如此简单,那么学生不爱语文,临到考试则不会考语文的现象也不会太突出。但事实是,写作文、文言文、周树人,仍是中学生的三怕。如若不信,随机抽查几个学子可也。

我觉得问题出在两点,一是教法,一是考法。考法决定了教法,而教法加剧了考法。两者彼此缠绕,是以语文教育的难局殊难破解。

传统的教法,从理念上,将人看作一个知识的容器。既然是容器,那么个性、感情、想象力,都不应该被鼓励,甚至不能被关注。而这,恰是语文的本质属性。因为这种理念,语文课堂上,学生便被作为固态知识的容器,在学习阶段只须不断装载乃至超载,考试阶段再将之倾倒出来,罄尽所有就够了。即是说,无论文章是多么经典,语文教师的教法,仍只要字词句,机械背诵深刻含义。学生的任务不是带着自己的心灵去感受,而是单向接受,创造性是不被鼓励的。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教法,语文教师玩得很熟练,宛如一个技术高超的屠夫,不管是当代作家,还是诺奖获得者,来,我就在语文课堂将之肢解。

这样的教法,其来有之。因为考试就这么考。一张典型的语文考试卷,第一题考字音,第二题考字形,接着考成语运用,再接着大不了来一题修辞格,多年来已成惯性。在标准化的旗帜下,语文之中那些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的部分,从来没有被重视过。考试既然如此要求,作为指挥棒,那语文教师只须按图索骥,以流水线方式操作可也。这是最经济最省力的方式。10年前,我友王雷就说过一个“弱智化”的词语,来批判高考命题,如今10年早过,情况不见缓解,倒是愈演愈烈。

假如人只是一个容器,那么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就仅仅是管道,或者传送带。可以说,这时,教师是另一种容器,他的工作就是将先前盛满自己的固态知识,原封不动换到学生这个容器里。这样,我们的教育体系,看起来就仿佛由钢筋、水泥或者花岗石作为部件而构成,体态巨大,坚硬死板。机械、刻板、按部就班、墨守成规,成为最合乎逻辑的,并可以得到赞许的美德。

有个成语叫做淮橘成枳,说的恐怕就是当下的语文教育,在这样的考法与教法之下,饶是金声玉质的华美文章,最终也难免南辕北辙的悲剧。莘莘学子,岂不悲哉?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蔡朝阳

蔡朝阳

31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文艺中年;资深奶爸;四十岁重新发现理想。《新童年启蒙书》作者。

文章